在庭院花园中,园路犹如灵动的脉络,是不可或缺的存在。它不仅承担着交通通行的实用功能,更肩负着串联与组织景点的重要使命。若将景点比作散落的珍珠,那园路便是串联珍珠的链条,一条设计精妙的园路,能让各个景点和谐统一,构成一个有机整体;反之,园路设计失当,则会让庭院景观如一盘散沙,美感尽失。
园路设计需综合考量庭院的大小、风格及功能需求。庭院面积大小决定着园路的尺度,对于小型庭院而言,供单人行走的园路宽度宜控制在0.8 - 1米,过宽的园路会破坏小庭院的空间比例,显得突兀不协调;而大型庭院的园路,则可适当拓宽,以匹配开阔的空间格局。同时,庭院风格是园路设计的重要指引,不同风格的庭院需搭配与之契合的园路,才能相得益彰。
依据庭院风格,园路的铺装材料可大致分为三类。其一为松软材料,如沙砾、碎砖等。沙砾小径自带自然、轻松的氛围,其耐踩性佳,渗水性强,且不易藏污纳垢。在树木浓荫遮蔽或植物难以生长的小径,铺设大小均匀的沙砾,不仅脚感舒适平整,还能让人在漫步时身心放松,仿佛置身于山野林间。北京颐和园中的部分小径,便采用沙砾铺设,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,尽显自然之美。
其二是条块状材料,青石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规格为 30×60 厘米的青石板在庭院中应用广泛,铺设时先下挖 3 - 4 厘米深度,以水泥固定,边界用白云石修饰。将不规则的石板与白云石巧妙搭配,大小相间,形成富有艺术感的图案,既美观又坚实耐用。不过,青石板路面渗水性欠佳,在多雨时节需注意排水设计。苏州拙政园的园路,常运用青石板铺装,古朴的石板与亭台楼阁相互映衬,营造出典雅的江南园林韵味。
其三为黏性材料,以水泥为代表。在水泥路面上镶嵌圆卵石,制成 30×60 厘米的块状,再以毛竹或卵石饰边,这种铺装方式充满乡土气息,与乡村风格或田园风格的建筑搭配,自然和谐,野趣横生。在一些农家乐庭院或田园主题花园中,此类园路设计十分常见,为庭院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。
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园路面层的铺装艺术,园路设计风格独特,形式丰富多样。古人不仅追求园路的美观,更强调其与建筑环境的配合。他们巧妙运用乱石、碎石、碎砖、碎瓷片等材料,拼制出各式各样的纹样,以此强化庭院意境。这些纹样或粗犷朴素,展现出自然的原始之美;或古拙端庄,透露出历史的厚重韵味;或明快生动,传递出活泼的生活气息。例如,扬州个园的园路,运用不同材料拼出四季图案,与园内的假山、植物等景观呼应,将园林的意境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园路设计是庭院花园营造中的关键环节。只有充分考虑庭院的实际情况,精心选择铺装材料,巧妙设计路面形式,让园路与庭院建筑环境相互呼应、完美搭配,才能发挥园路的画龙点睛之效,为庭院花园增添独特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