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常说“游山玩水”,将 “玩水” 列为旅游观赏的重要一环。自然界的水体形态万千,无论是江河奔腾的磅礴,还是溪流潺潺的婉约,其形态、风韵与声音,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。自古以来,水就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,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着无数关于水的诗篇,画家们也用笔墨勾勒出水的灵动之姿。在私家园林中,水景更是不可或缺的灵魂元素,它以独特的魅力,为有限的空间注入无限生机。
私家园林面积往往较小,无法与皇家园林的宏大相媲美,但在水景营造上却别具匠心。水景的构造方式因地制宜,主要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在平地挖掘水池,这一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,也颇为费财,却能按照造园者的构思,打造出理想的水景形态;另一类则是巧妙利用原有的低洼地,通过挖掘和再加工,化腐朽为神奇,正所谓“低凹可开池沼” 。这种方式既节省成本,又能与自然地势相呼应,让水景更显自然和谐。
“造园必须有水,无水难以成园”,这句造园的至理名言,道出水景对于园林的重要性。私家园林中的水面布局,会根据庭园大小精心设计。面积较大的园林,水面往往开阔舒展,如明镜般倒映着亭台楼阁,微风拂过,波光粼粼,尽显大气之美;而面积较小的园林,水面则多萦回幽深,曲径通幽处,一湾碧水蜿蜒流转,营造出 “庭院深深深几许” 的意境。有的园林还会将水池分割成大、中、小三个不同情趣的水面,大水面气势恢宏,中水面雅致清幽,小水面精巧灵动。池水轻拍岸边,倒影如画,无论是蓝天白云,还是雕梁画栋,都在水中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,给人以无尽的视觉享受。
私家园林虽面积受限,但理水布局却精致细巧,完美诠释了“人为之美入天然,故能奇;清幽之趣药浓丽,故能雅” 的造园理念。造园者通过巧妙设计,让人工打造的水景与自然元素融为一体,毫无刻意之感。在水面上,或点缀几块奇石,或种植几株荷花,或架一座小桥,看似随意,实则精心布局,使水景更具层次感和趣味性。
在处理建筑与水体的关系时,私家园林形成了依水园和贴水园两种经典格局。“大园宜依水,小园重贴水”,这一造园原则体现了古人的智慧。大型园林空间开阔,建筑依水而建,既能展现水的开阔之美,又能借助水景延伸空间,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;而小型园林空间紧凑,建筑贴水而筑,让人与水的距离更近,仿佛伸手便能触摸到水面,增强了人与水景的互动性,也让园林更显精致婉约。例如,苏州拙政园作为大型园林,远香堂、香洲等建筑依水而立,与广阔的水面相得益彰;而网师园作为小型园林,濯缨水阁、月到风来亭等建筑贴近水面,让游客能近距离感受水的灵动与温柔。
私家园林中的水景,以其多样的形态、精巧的布局和独特的意境,成为园林中最灵动的存在。它不仅为园林增添了自然之美,更承载着中国人对水的喜爱与向往,是中式园林艺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