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度装扮的景观文化只能走向灭亡

2024-12-28

  

  北京大学第六节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上,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做了一次关于“生存与艺术”的演讲,从古代田园乡土景观谈到当代弊端重重的景观设计。

苗木基地.jpg

  古代田园乡土景观充满活力

  古代治水的大禹,就很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,知道如何测方位、如何选地址、如何在大地上定位并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等等。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水利枢纽,根本没有大规模机械施工,也就丝毫没有破坏生态环境,却能巧妙地为成都平原提供人工水源,直到今天。

  现代流行景观只能走向灭亡

  现在大量的园林工人在城市街道两旁劳作不止,给花木浇水、除草、施肥、打药。其实,这样做毫无意义。做出来的景观漂亮是漂亮,但是一种病态美、也不可持续—这种景观一旦无人照料、停止投入就必将死去,因为已被根本破坏的生态基础设施承担不起。

  景观设计真正需要的不是粉饰太平、美化城市,而是去寻找一门生存的余数。也就是说,如何用少的工程获得较大的收益、如何与自然的戒律相和谐、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、如何使人在景观中体会到舒适和放松并找到精神归宿,总之是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。

  装扮型景观设施是沉重的包袱

  长期以来,我们的城市景观设计都沉湎于所谓高尚文明的浮华装饰、纪念碑式的建筑以及“人间天堂”般的花园造景之中。

  其次,对城市进行精心打扮的行为,如当前城市建设中斥巨资来摆花、建规模超长的广场等,是不生态的做法、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,因为斥巨资建的花坛、修的广场等不能自我照料、自我生息繁衍、长期而言,城市会因精致装扮型的景观设施而背上沉重的包袱。

  回归到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

  城市景观设计应该重归“生存的艺术”—一种土地设计与保护艺术。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必须承担起重建桃花源、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任。而面对这样的重任,景观设计必须走向广阔、真实而寻常的土地,寻找大禹的精神、汲取古人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。

  提倡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。作为城市设计者的我们就必须采取行动,重新定义城市,重视乡土性,回归土地与人的真实关系,围绕生态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而不是相反。

  面向下层、从每个普通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,用日常工作、生活、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、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,如此才能创造出具有自我繁衍功能的景观、有生命力的城市。城市建设者、景观设计师也只有树立理性、科学、平民化的价值观念,才能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。


——摘自《绿化参考》



阅读216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